查询

知书达礼

zhī shū dá lǐ
educated
“知书达礼”的成语拼音为:zhī shū dá lǐ,注音:ㄓ ㄕㄨ ㄉㄚˊ ㄌㄧˇ,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冯玉兰》第一折:“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,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。”,基本解释:知、达:懂得。有文化,懂礼貌。形容有教养。,例句:老师希望我们健康成长,要~,全面发展。
拼音zhī shū dá lǐ
注音ㄓ ㄕㄨ ㄉㄚˊ ㄌㄧˇ
词性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英文educated
年代古代成语
解释知、达:懂得。有文化,懂礼貌。形容有教养。
出处元·无名氏《冯玉兰》第一折:“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,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。”
例句老师希望我们健康成长,要~,全面发展。
补充纠错
上一个成语:知荣守辱
下一个成语:知疼着热
以"知书达礼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 补充纠错
  • 傲慢少礼态度傲慢,对人不讲礼节。
  • 傲慢无礼态度傲慢,对人不讲礼节。
  • 卑辞厚礼指言辞谦恭,礼物丰厚。参见“卑辞重币”。
  • 彬彬有礼彬彬: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,后形容文雅。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。
  • 博文约礼博:金我,广;约:约束。广求学问,恪守礼法。
  • 晨参暮礼指早晚参拜。
  • 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,用礼教整顿,让百姓归服。
  • 敦诗说礼敦:敦厚。诗:《诗经》。诚恳地学《诗》,大力讲《礼》。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《诗经》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。
  • 烦文缛礼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。
  • 分庭伉礼比喻平起平坐,彼此对等的关系。同“分庭抗礼”。
  • 分庭抗礼庭:庭院;抗礼:平等行礼。原指宾主相见,分站在庭的两边,相对行礼。现比喻平起平坐,彼此对等的关系。
  • 焚香顶礼犹焚香礼拜。
  • 甘言厚礼甜美的言辞,厚重的礼品。亦作“甘言厚币”。
  • 恭而有礼恭:恭敬;礼:礼节。恭敬又有礼节。
  • 家无常礼指家人之间平居不必拘礼。
  • 俭不中礼指节省太过而不合于礼。
  • 践律蹈礼指遵循礼法。
  • 克己复礼克:克制。儒家指约束自己,使每件事都归于“礼”。
  • 慢腾斯礼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,不慌不忙。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,不不慌不忙。同“慢条斯理”。
  • 慢条丝礼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,不慌不忙。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,不不慌不忙。同“慢条斯理”。
  • 慢条斯礼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,不慌不忙。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,不不慌不忙。同“慢条斯理”。
  • 慢条厮礼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,不慌不忙。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,不不慌不忙。同“慢条斯理”。
  • 明媒正礼犹言明媒正娶。旧指正式婚姻。
  • 牵经引礼指援引经典。
  • 轻薄无礼指轻佻浮薄,不知礼仪。
  • 三茶六礼犹言明媒正娶。旧指正式婚姻。
  • 通书达礼指通诗书,懂礼仪。
  • 通文达礼指有学问懂礼仪。
  • 言之有礼说的话有道理。
  • 知书达礼知、达:懂得。有文化,懂礼貌。形容有教养。
以"知书达礼"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逆接) 补充纠错
  • 知白守黑意思是对是非黑白,虽然明白,还当保持暗昧,如无所见。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。
  • 知法犯法知道法律,又违反法律。指明知故犯。
  • 知人之明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。
  • 知彼知己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,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。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。
  • 知地知天地:地形:天:天气。了解地形,了解气候。
  • 知恩报德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。同“知恩报恩”。
  • 知恩报恩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。
  • 知过必改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。
  • 知过能改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。
  • 知己之遇遇:待遇。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。形容受到赏识。
  • 知己知彼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,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。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。
  • 知尽能索比喻智慧能力都竭尽了。
  • 知来藏往指对未来有所预见,对已往心中了然。
  • 知名当世知名:著名、有名。在当代很著名。
  • 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。
  • 知命乐天命:命运;天:天意。安于自己的处境,由命运安排。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。
  • 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。指50岁。
  • 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。
  • 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,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。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。
  •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
  • 知其一,不知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,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。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。
  • 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,而不了解其他方面。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。
  • 知情不举举:检举。了解情况而不揭发。
  • 知情达理通人情,懂道理。
  • 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。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,议论世事的得失。
  • 知人善任知:了解,知道;任:任用,使用。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,最合理地使用。
  • 知人下士知:识别。下士:屈己尊人。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。
  • 知人知面不知心旧时俗语。指认识一个人容易,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。
  • 知荣守辱守:安于。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,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。
  • 知书达礼知、达:懂得。有文化,懂礼貌。形容有教养。
  • 知疼着热形容对人十分关心爱护(多指亲人)。
  • 知疼着痒形容对亲人的关怀、体贴。
  • 知往鉴今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
  • 知微知彰微:细小。彰:明显。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,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。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。亦作“知微知章”、“知章知微”。
  • 知我罪我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。
  • 知无不言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。
  • 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知道的就说,要说就毫无保留。
  • 知小谋大指能力太差,不能胜任重大的任务。
  • 知雄守雌雄:雄强;雌:雌伏,不倔强。弃刚守柔。比喻与人无争。
  • 知羞识廉羞:羞愧。廉:廉耻。指人知道羞愧、廉耻。形容有修养。
  • 知一万毕指理解本质,万事尽通。
  • 知易行难知:懂得。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,实行其事较难。
  • 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。
  •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,不懂就是不懂。
  • 知止不殆殆:危险。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。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。
  • 知子莫若父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。
  • 知足不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。表示不要有贪心。
  •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,就总是快乐。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、地位。
  • 知足知止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。
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