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

方桃譬李

fāng táo pì lǐ
Fang Taoyu Li
“方桃譬李”的成语拼音为:fāng táo pì lǐ,注音:ㄈㄤ ㄊㄠˊ ㄆㄧˋ ㄌㄧˇ,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等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筝赋》:“乃有燕馀丽妾,方桃譬李,本住南城,经居东里。”,基本解释: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。,例句:唐代杜甫《登高》诗:“明亮悲秋风,不如泣玉台。方桃譬李析,何以调琴瑟?”
拼音fāng táo pì lǐ
注音ㄈㄤ ㄊㄠˊ ㄆㄧˋ ㄌㄧˇ
词性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等
英文Fang Taoyu Li
年代古代成语
解释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。
出处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筝赋》:“乃有燕馀丽妾,方桃譬李,本住南城,经居东里。”
例句唐代杜甫《登高》诗:“明亮悲秋风,不如泣玉台。方桃譬李析,何以调琴瑟?”
补充纠错
上一个成语:方枘圜凿
下一个成语:方头不劣
以"方桃譬李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 补充纠错
  • 夭桃秾李比喻年少美貌。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。
  • 避瓜防李表示避免嫌疑。
  • 道旁苦李比喻不被重视的人。
  • 道傍苦李比喻庸才,无用之才。同“道边苦李”。
  • 道边苦李比喻庸才,无用之才。
  • 凡桃俗李平凡、普通的桃花和李花。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。
  • 方桃譬李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。
  • 浮瓜沉李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。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。
  • 浮瓜沈李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。后代指消夏的生活。
  • 公门桃李公:对人的尊称。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、栽培的学生。
  • 僵桃代李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。同“僵李代桃”。
  • 门墙桃李门墙:指师长之门;桃李:比喻后进者或学生。称他人的学生。
  • 浓桃艳李桃花浓丽,李花鲜艳。比喻人容貌俊美,神采焕发。
  • 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,我以李子回赠他。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。
  • 艳如桃李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。
  • 夭桃穠李比喻年少美貌。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。同“夭桃秾李”。
  • 以桃代李比喻以自身去顶替别人。
  • 张王赵李泛指一些人。也指寻常之辈。
以"方桃譬李"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逆接) 补充纠错
  • 方便之门方便:本佛家语,指灵活对待。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,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。
  • 方骖并路犹并驾齐驱。
  • 方寸不乱方寸:指心。心绪不乱。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。
  • 方寸万重方寸:指心。万重:多话。心里头有千言万语。
  • 方寸已乱心已经乱了。
  • 方寸之地指心。
  • 方底圆盖方底器皿,圆形盖子。比喻事物不相合。
  • 方来未艾指(恩泽)方始来到尚未止歇。
  • 方领矩步方领:直的衣领;矩步:行步合乎规矩。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。
  • 方领圆冠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,为古代儒生的服饰。亦借指儒生。
  • 方面大耳方脸盘,大耳朵。旧指富贵相。
  • 方枘圆凿枘:榫头;凿:榫眼。方枘装不进圆凿。比喻格格不入,不能相合。
  • 方枘圜凿方枘装不进圆凿。比喻格格不入,不能相合。同“方枘圆凿”。
  • 方桃譬李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。
  • 方头不劣方头:俗指不通时宜;不劣:倔强不驯顺。形容人性格倔强、顽固。
  • 方头不律形容人性格倔强、顽固。同“方头不劣”。
  • 方外之人方外:世外。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。后指僧道。
  • 方兴未艾方:正在;兴:兴起;艾:停止。事物正在发展,尚未达到止境。
  • 方兴未已事物正在发展,尚未达到止境。同“方兴未艾”。
  • 方言矩行指言行方正,合乎规范。
  • 方以类聚指同类事物相聚一处。方:办法,做法,技巧。
  • 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方:方术,治道的方法;物:事物。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,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。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。
  • 方员可施随处可用。形容人多才多艺。
  • 方凿圆枘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枘装不进圆凿。比喻格格不入,不能相合。
  • 方正不阿方正:品行正直;阿:阿谀,诌媚。指为人品行正直,不逢迎诌媚。
  • 方趾圆颅方脚圆头。指人类。
  • 方滋未艾事物正在发展,尚未达到止境。同“方兴未艾”。
  • 方足圆颅方形脚、圆形头为人的特征,因以指人类。同“方趾圆颅”。
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