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不苟视
mù bù gǒu shì
be entirely absorbed
“目不苟视”的成语拼音为:mù bù gǒu shì,注音:ㄇㄨˋ ㄅㄨˋ ㄍㄡˇ ㄕˋ,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指为人正派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明·李贽《卓吾论略》:“吾大人何如人哉?身长七尺,目不苟视。”,基本解释:眼睛不随便乱看。形容为人正派。,例句:唐代杜牧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》:“纸窗泛月白,凉烟淡竹青。工夫早与人相似,目不苟视耳不聋。”
拼音 | mù bù gǒu shì |
注音 | ㄇㄨˋ ㄅㄨˋ ㄍㄡˇ ㄕˋ |
词性 | 作谓语、状语;指为人正派 |
英文 | be entirely absorbed |
|
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解释 | 眼睛不随便乱看。形容为人正派。 |
出处 | 明·李贽《卓吾论略》:“吾大人何如人哉?身长七尺,目不苟视。” |
例句 | 唐代杜牧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》:“纸窗泛月白,凉烟淡竹青。工夫早与人相似,目不苟视耳不聋。” |
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