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

兵不由将

bīng bù yóu jiàng
Irresistible general
“兵不由将”的成语拼音为:bīng bù yóu jiàng,注音:ㄅㄧㄥ ㄅㄨˋ ㄧㄡˊ ㄐㄧㄤ,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上下级关系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明·徐渭《续英烈传》第22回:“燕兵知是天助,乘风大呼纵击。南兵乱慌慌,只觉风声皆兵,哪里还敢恋战。遂兵不由将,将不顾兵,各各奔溃。”,基本解释: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。,例句: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兵甲非不利,将之过也。”
拼音bīng bù yóu jiàng
注音ㄅㄧㄥ ㄅㄨˋ ㄧㄡˊ ㄐㄧㄤ
词性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上下级关系
英文Irresistible general
年代古代成语
解释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。
出处明·徐渭《续英烈传》第22回:“燕兵知是天助,乘风大呼纵击。南兵乱慌慌,只觉风声皆兵,哪里还敢恋战。遂兵不由将,将不顾兵,各各奔溃。”
例句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兵甲非不利,将之过也。”
补充纠错
上一个成语:兵不厌诈
下一个成语:兵藏武库,马入华山
以"兵不由将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 补充纠错
  • 关东出相,关西出将关:函谷关。函谷关以东的地区,民风好文,多出宰相;函谷关以西的地区,民风好武,多出将帅。
  • 败军之将打了败仗的将领。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。
  • 兵不由将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。
  • 残兵败将残余的军队,失败的将领。形容战败的部队。
  • 残军败将战败后残余的兵将。同“残兵败将”。
  • 登台拜将指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。同“登坛拜将”。
  • 登坛拜将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。
  • 调兵遣将调动兵力,派遣将领。泛指调动安排人力。
  • 辅车相将比喻两者关系密切,互相依存。同“辅车相依”。
  • 覆军杀将覆:消灭。消灭军队,杀死大将。
  • 干城之将干城:盾牌和城墙,比喻捍卫者。指保卫国家的大将。
  • 过五关,斩六将过了五个关口,斩了六员大将。比喻英勇无比。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
  • 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这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关羽的故事。
  • 将门有将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。
  • 精兵强将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。
  • 拘神遣将拘:拘使。指力量无穷。神通广大,能指挥天兵天将。
  • 慷慨输将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。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。
  • 临敌易将易:改变,变换。临到作战之前调换将领。
  • 谋臣猛将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。
  • 谋臣武将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。
  • 破军杀将①军被破,将被杀。指全军覆没。②攻破敌军,杀死敌将。
  • 搴旗取将拔取敌旗,斩杀敌将。形容勇猛善战。
  • 搴旗斩将拔取敌旗,斩杀敌将。
  • 遣兵调将犹调兵遣将。亦作“遣将调兵”、“遣将征兵”。
  • 请将不如激将指用话语刺激别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请他去干事来得好。
  • 日就月将就:成就;将:进步。每天有成就,每月有进步。形容精进不止。也日积月累。
  • 杀妻求将春秋时,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。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。
  • 神兵天将比喻英勇善战、行动迅捷的军队。
  • 损兵折将损:损失。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。指打了败仗。
  • 损军折将犹损兵折将。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。指作战失利。
  • 天兵天将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。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。
  • 虾兵蟹将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。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。
  • 筑坛拜将指仰仗贤能。
以"兵不由将"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逆接) 补充纠错
  • 兵败如山倒兵:军队。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,一败涂地。
  • 兵不接刃作战时兵器没接触。指战事顺利,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。
  • 兵不污刃犹兵不血刃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
  • 兵不雪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
  • 兵不血刃兵:武器;刃:刀剑等的锋利部分。兵器上没有沾上血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
  • 兵不厌权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。同“兵不厌诈”。
  • 兵不厌诈厌:嫌恶;诈:欺骗。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。
  • 兵不由将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。
  • 兵藏武库,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,军马放入华山。指天下太平。
  • 兵车之会春秋时齐桓公争霸,屡次与诸侯会盟,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,齐国带有军队,你为“兵车之会”。
  • 兵出无名出兵没有正当理由。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。同“师出无名”
  • 兵多将广兵将众多。形容军队人员多,兵力强大。
  • 兵多者败指兵卒过多的军队,常常会吃败仗,因为兵将各有所恃,号令不齐。
  • 兵戈扰攘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扰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。
  • 兵贵神速神速:特别迅速。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。
  • 兵贵先声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。
  • 兵荒马乱荒、乱:指社会秩序不安定。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。
  • 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。
  • 兵精粮足兵士精壮,粮草充足。形容军力强盛,战备充分。
  • 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,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。
  • 兵来将敌,水来土堰指根据具体情况,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。
  • 兵来将迎,水来土堰指根据具体情况,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。
  • 兵连祸接指战事、灾祸连续不断。
  • 兵连祸结兵:战争;连:接连;结:相联。战争接连不断,带来了无穷的灾祸。
  • 兵临城下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。比喻情势十分危急。
  • 兵马不动,粮草先行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,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。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。
  • 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,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。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,提前做好准备工作。
  • 兵拏祸结战争、灾祸连续不断。同“兵连祸结”。
  • 兵强将勇兵力强盛,将领勇猛。形容军力强大。
  • 兵强马壮兵力强盛,战马健壮。形容军队实力强,富有战斗力。
  • 兵强则灭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。
  • 兵戎相见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
  • 兵微将寡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
  • 兵未血刃犹兵不血刃。指战事顺利,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。
  • 兵闻拙速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。
  • 兵无常势常:不变;势:形势。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。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、因地制宜,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。
  • 兵无常形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。指办事要因时、因地制宜,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。
  • 兵无血刃指战事顺利,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。
  • 兵销革偃销毁兵器,放下甲盾。指太平无战事。
  • 兵行诡道兵:用兵;行:使用;诡:欺诈;道:方法。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。
  • 兵凶战危指战事凶险可怕。
  • 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。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。
  • 兵在其颈刀架在脖子上。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。
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