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

董狐直笔

dǒng hú zhí bǐ
Dong huzhibi
“董狐直笔”的成语拼音为:dǒng hú zhí bǐ,注音:ㄉㄨㄥˇ ㄏㄨˊ ㄓˊ ㄅㄧˇ,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尊重历史事实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载:赵穿杀晋灵公,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,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,便在史策上记载说“赵盾弑其君”。为赵盾所杀。后孔子称赞说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。”,基本解释:董狐:春秋时晋国的史官。直笔:根据事实,如实记载。指敢于秉笔直书,尊重史实,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。,例句:明代·唐顺之《皇明质问疏》:“庚戌以后,其辅臣逐贼之速,董狐直笔。”
拼音dǒng hú zhí bǐ
注音ㄉㄨㄥˇ ㄏㄨˊ ㄓˊ ㄅㄧˇ
词性作宾语、定语;指尊重历史事实
英文Dong huzhibi
年代古代成语
解释董狐:春秋时晋国的史官。直笔:根据事实,如实记载。指敢于秉笔直书,尊重史实,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。
出处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载:赵穿杀晋灵公,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,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,便在史策上记载说“赵盾弑其君”。为赵盾所杀。后孔子称赞说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。”
例句明代·唐顺之《皇明质问疏》:“庚戌以后,其辅臣逐贼之速,董狐直笔。”
补充纠错
上一个成语:董狐之笔
下一个成语:动不失时
以"董狐直笔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 补充纠错
  • 浮白载笔浮:罚人饮酒;白: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;浮白:指喝酒和干杯;载笔:拿着笔。一面喝酒,一面写作。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。
  • 持橐簪笔橐,口袋;簪,插。指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,以备顾问。
  • 点睛之笔笔:文笔。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。
  • 调墨弄笔指玩弄文字技巧。
  • 董狐之笔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,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,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。
  • 董狐直笔董狐:春秋时晋国的史官。直笔:根据事实,如实记载。指敢于秉笔直书,尊重史实,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。
  • 江淹梦笔传说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,尔后为诗遂无佳句。后以之比喻才思减退。
  • 如椽大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。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,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。
  • 神到之笔犹言神来之笔。形容作品文句精彩。
  • 神来之笔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。形容作品文句精彩。
  • 神至之笔形容艺术作品的技法非常奇妙。
  • 沈诗任笔①南朝梁沈约以诗着称,任昉以表、奏、书、启诸体散文擅名,时人称为“沈诗任笔”。笔,指无韵之文。②用以泛指诗文。
  • 生花妙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。
  • 生花之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。
  • 捉刀代笔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。
以"董狐直笔"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逆接) 补充纠错
  • 董狐之笔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,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,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。
  • 董狐直笔董狐:春秋时晋国的史官。直笔:根据事实,如实记载。指敢于秉笔直书,尊重史实,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。
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